投稿须知
  《实验技术与管理》是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坚持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的出版标准和规范。
   ...
热点关注 首页 >热点关注 >

大学的人性面:颠覆与祛魅 ——杨斌出席首届未来教育大会并做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2017-12-07 17:32:09

    清华新闻网12月7日电  11月28日,首届未来教育大会(Global Education Summit,以下简称“GES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进步”为主题,邀请了全球范围内300多位教育行业重量级嘉宾,从多维度探讨了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大会或将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教育、中国与世界教育的新起点。

 11月29日上午,进行主题演讲的嘉宾有: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先生,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密涅瓦(Minerva)大学创始人本·纳尔逊(Ben Nelso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校长迈克·克洛(Michael M. Crow)等。杨斌作了一场兼具批判性与启发性的主题演讲—《大学的人性面:颠覆与祛魅》。

  “大学的初心,只在育人”,杨斌从大学作为人类过去1000年最有意义的创造说起,直言尽管社会对于大学的期望多元,而大学的根本意义与使命应在人才培养这个初心上;他强调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意味着大学教育的表现、追求与成效对整个社会影响巨大,而其中“大学的人性面”问题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杨斌作“大学的人性面:颠覆与祛魅”主旨演讲。

 杨斌首先描述了工业化后大学教育渐行渐“冷”,大学的人性面始终难以进入舞台中央这一现实情况及其成因;即使是在有所觉悟的学校中,大学教育的人性面也常陷入被“课化”与“知识点化”的窘境,而不能以有效的方式落地。“在知识、能力、价值诸多大学所追求的成效当中,哪一个最抓得住?哪一个最可定量、衡量?哪一个最可转化为商品进行交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是其中的知识,是其中可以定量化的知识点。课程成为了知识交换的单位,学分成为了知识交换的基本量。所以,唯知识传授具有的商业价值、商品价值,也使得那些不能被衡量,难以被评价的人性面有渐行渐冷的可能。”杨斌如是说。

 杨斌表示,大学的人性面常因其隐性无形难以衡量,而很难以产品化的方式管理,因而也就容易被忽略,更难站到舞台的中央。其实,大学的人性面并不复杂,即依赖于人与人的有机互动、交情交心,而非程式化的交道交代。有质量、有温度的师生互动需要“可触摸到”的大师,而非列在花名册或者出现在新闻中的“头衔”。高校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考核多多,而对高尚人格魅力的强调不够,大学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成为一个行为榜样(Role Model)的责任,创造与学生之间的“有机”时间(Quality Time)和“关键”时刻(Moment of Truth),和学生“在一起”,“熏陶”学生,给予学生“濡染观摩”的机会,这样才有大学人性面的传承与发展。

 除了对教师的要求,大学的人性面也对教育设计(不只是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大学教育的成效,成才之外,更有成人和成群。”重视大学的人性面,就需要我们将课程学习和养成实践交织互动,融为一体;不止提供课程,还要关注成长;不止留心内容,更要在意体验。“以慕课为代表的,或者以课程为核心的诸多高技术助力下的教育模式,由于传播的单向性和内容的标准化,到底是在促进着高品位、丰富着高品位人性面,还是削弱着人性面?”这是杨斌面向风起云涌的教育技术创新者、引领者们提出的一个质疑。

 “当然,也意味着极大的机遇。”杨斌指出,今天的大学教育设计,太多的在于课程设计和培养方案设计,太不足的在于其中非课程部分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的领导力、全球胜任力、创业精神,这些都不是某个学科教师开设某几门课程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大学职员在行政工作当中就能迁移传递的。那么,谁来做这件事情?可以预判,将来大学当中会需要更多的专业教练(Professional Coach)。“而从科技创新推动教育的角度,有没有更多的热心者愿意对于非课程的育人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难以衡量、难以管理,不应该成为缺少技术支持下创新的障碍和理由。事实上,非课程部分的教育,机会极大、空间极大、价值极大。”杨斌充满热情地呼吁说。

杨斌作主旨演讲现场。

 演讲的最后,杨斌以古诗句“心忧炭贱愿天寒”作为一个检验器,来区分机械的知识传授与重视人性面的大学教育,他提出无论以学科划分的各领域学者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分析与探讨这句话,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移情同理而被唤起的人性,是我们大学教育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

 未来教育大会以“科技创新推动教育进步”为主题,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特别对话等形式,围绕科技推动教育进步、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与个性化学习、全球化的国际教育、儿童早期发展、科技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等议题,从多维度探讨了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场立足中国、影响世界的多维度、前瞻性的思想碰撞。

供稿:教育研究院 编辑:华山



上一篇:清华领衔团队斩获世界高性能计算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创新战略+学科交叉打造一流超算平台
下一篇:初探电子系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光子的世界,精致的诺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